一臺好的臺灣精密平面磨床制造出來分以下幾點:
一、臺灣磨床機身整個鑄件的選材,國內鑄件一般都是用用樹脂砂制作高密度鑄件,鑄件制作出來后要經過淬火處理,也就是高溫消退內硬力,在用天然實效出來日曬夜露,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在拉到加工廠加工,加工方面也有講究,機身加工和鞍座加工要留毛胚,這樣加工廠到生產車間有一定的時間5到10天,再一次變形在精加工,最后拉到車間開始生產。
二、生產必須先試水,意思就是先用水管淋到鑄件上看是否有砂眼以防出機以后漏油,如果沒有以上情況,就可以鞍座和工作臺精鏟,直到鞍座和工作臺軌道精度點均勻,一般工廠都有鞍座和工作的臺的公母磨合臺,以磨合臺為基準面核點磨核好了就拿到底桶上貼塑(也就是耐磨片)貼好后干24小時后精鏟耐磨片,用水平儀校正水平。
三、立柱的配置,立柱一般都是加工好立柱兩邊兩條平軌,在以平軌為基礎點,然后加工斜面軌道,用于磨頭與滑板之間間隙調配,調配出來的效果是不能單邊,大小頭,間隙合適,這樣才不能影響到后面立柱手感的精度,立柱調配是制作磨床的重中之重,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上事項。立柱前后滑板調好后那就是要上絲桿,上絲桿之前,絲桿絞牙和鋁上蓋要經過研磨砂研磨,這樣是為了更好的消除間隙,讓傘行齒輪咬合順暢,以絲桿的垂直度來調制鋁上蓋的固定點,然后鎖定點后鉆孔攻牙鎖定,一臺完整的立柱就出來了。
四、上立柱到底桶后部,要確定立柱的平衡度和前傾斜和左右的偏擺,這個是按每個廠的數據來定的,固定好立柱也是以上面第二點上說的,要以工作臺為基準面來校正立柱,這樣才行。最后粗磨工作臺面。
五、磨床初裝完成后就是涂裝(做油漆)油漆要經過除銹,批灰,打磨,噴油漆干后12個小時就可以到最后一道程序精裝。
六、精裝是機床出場的最后環節,也是所有性能在組裝完后試機的關鍵所在,一定要仔細,包括一顆螺絲也不能粗心,它關系到客戶以后所用到的質量和售后。
看到上面的六點相信大家對臺灣磨床也有了一定的了解,如此用心生產的臺灣磨床您還有不選擇它的理由嗎?